今日国商
十月深秋,辽宁大地层林尽染。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踏上“红色六地”追寻之旅。在为期两天的实践教育活动中,党员们先后赴沈阳、本溪两地,通过实地参观、现场教学、专题研讨等形式,在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,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。这是学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具体举措,也是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重要实践。
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:铭记国殇,砥砺复兴之志
10月24日上午,学院党员教师抵达此次红色实践教育活动的第一站——沈阳“九一八”历史博物馆。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,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。
博物馆内,教师们跟随讲解员的引导,依次参观了“九一八”事变的历史背景、事件经过以及东北军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等展区。一件件珍贵文物、一幅幅历史照片和复原场景,真实再现了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。
“参观过程中,那种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。”学院党委书记感慨道,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我们更应铭记历史,将爱国情怀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,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”

探访抗联遗址:感悟忠魂,淬炼坚定信仰
10月25日,党员教师们奔赴本溪,继续追寻抗联足迹。上午九时,教师们来到杨靖宇纪念馆。通过参观学习,抗联将士们“不畏强敌、顽强斗争”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教师。团队又参观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。展馆内丰富的抗联文物和史料,结合现代化展示手段,生动再现了东北抗联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。

一位青年教师表示:“抗联将士们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坚定信仰,这让我们深感敬佩。作为高校教师,我们应当传承这种精神,在科研和教学中克服困难,勇攀高峰。”
红色资源与立德树人: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
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始终重视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,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。此次“红色六地”实践教育活动,是学院创新党建工作形式、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。
本次活动有三大特点:一是内容实,紧密结合辽宁“六地”红色文化资源;二是形式新,采取实地走访与现场教学相结合;三是覆盖广,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参与。
活动结束后,学院党委将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。与会教师将围绕“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国际商学院人才培养”这一主题展开讨论。未来,学院将建立“校馆联动、双课协同、分类教学”的红色实践教学模式,依托红色展馆资源优化内容供给,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提升师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,把此次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,通过红色精神赋能学院发展。
撰稿:柳澎 部门:党务工作办公室 审核:贾英